搭建论坛交流论坛读者文摘 → [转帖]2005年中国十大科技骗局(续一)


  共有2867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

主题:[转帖]2005年中国十大科技骗局(续一)

帅哥哟,离线,有人找我吗?
海天一色
  1楼 个性首页 | 信息 | 搜索 | 邮箱 | 主页 | UC


加好友 发短信
等级:技师 帖子:400 积分:1109 威望:1 精华:11 注册:2004-7-26 9:23:56
[转帖]2005年中国十大科技骗局(续一)  发帖心情 Post By:2006-1-16 9:20:35

2005年中国十大科技骗局之四  3万元兜售院士

记者:冯静

  野鸡学院狂抛诱饵 愿者上钩院士被骗

  事件回放

  涉嫌兜售“院士”上百院士名流纷纷上当

  2005年9月7日,本报刊发《中国管理科学院涉嫌兜售院士调查》一文,披露
一个名为“中国管理科学院”的机构涉嫌以3万元的价格对外兜售“院士”称号,
居然有16名真正的中科院院士和44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加入,此外还涉及更多的企
业家、艺术家及名校教授共120人,同时也有诸如刘永好、张曙光、金铁霖、赵
步长等知名人士加入。

  记者调查

  涉嫌兜售"院士"真相

  最早向媒体披露此事的是湖北宜昌的一个医生蒋地厚,他接到了“中国管理
科学院”沉甸甸的申报信函。作为一名普通的社区医生,蒋地厚确实感到自己
“力不从心”,尤其是3万元的高额“院士评审费”,让他产生怀疑,于是向媒
体反映。

  湖北《三峡晚报》调查,这家涉嫌兜售“院士”的管理学院的负责人,是一
个叫关制钧的内地人。

  2005年9月2日,本报记者采访了关制钧本人。关制钧介绍,自己原在“中国
管理科学研究院”工作,“因为2002年左右,国家对社团进行集中整顿,我感到
被整顿是迟早的事情,于是在香港和我妻子注册了‘中国管理学院有限公司’,
因为香港机构不允许经营,想通过给企业领导者培训运转,我想如果有‘院士’
的加入,可信度会更高,所以才评选‘院士’”。

  关制钧告诉记者:为了增加学院的可信度,他们成立以来,向全国各地各个
领域的专业人士寄去了“3000到4000封评选院士的信函”,其中,明确回复有意
向担任“院士”的有“1000到1500封”。“这些人都是自愿加入的,他们如果不
愿意,我哪敢把他们的名字挂在网上!”关制钧告诉记者。

  当事人讲述

  王忠诚院士:我们完全不知情

 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忠诚也是“中国管理科学院院士名录”中的一位。2005年
12月28日,他告诉记者:“我完全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莫名其妙地成了‘中国管
理科学院的终身院士’。”同时王忠诚也谈道,“在一个时期以来,这样的事情
发生太多了,很多人甚至打着中央领导的旗号或者工程院某某领导的旗号来对院
士行骗。”至于关制钧提到的“自愿签字”等事情,王忠诚院士表示自己根本不
清楚。

  王忠诚院士坦言,类似这样打着“院士”旗号的事件对他们的损害很大,这
件事情发生后,“我就马上告知了工程院的负责人员,要求退出这种机构的所谓
‘院士’。我告诉过我的工作人员,对于那些跟‘要钱’沾边的,都要注意,决
不能给一分钱”。

  专家抨击

  兜售“院士”明显有欺骗性质

  据介绍,针对越来越多的骗术指向院士,中国工程院专门派出学部工作局于
去年10月底在中国工程院网站上发布了《关于所谓“中国管理科学院”聘请院士
和兜售“院士”称号有关情况的说明》。指出:“经向有关部门和法律机构调查
和咨询,情况基本清楚。所谓的‘中国管理科学院’是在香港注册的‘香港中国
管理学院有限公司北京代表处’。其以‘中国管理科学院’名义所从事的在国内
聘请院士和兜售院士的行为,已经超出了它的经营范围,而且带有明显的欺骗性
质。我国于 1996年注册成立的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’,已以涉嫌诈骗的名义
向公安部和工商总局等部门进行了举报。”

  针对此事件,2005年 12月27日记者采访了著名生物化学家、中国科学院生
物学院士邹承鲁。他认为,“媒体对于院士的炒作过于厉害,于是给了一些骗子
可乘之机”。在大众开始关注院士群体的同时,很多骗子也开始注意院士群体,
并且利用了人们对院士的尊重来牟取不法利益。一方面,这些人从院士身上打主
意,另一方面,这些人也从那些向往院士头衔的人身上打主意。

  邹承鲁院士认为,真正的两院院士对此机构评出的所谓“院士”称号是不太
在意的。相反,倒是许多追逐名利和想钻空子的人会和这种机构一拍即合,一方
愿意出钱、另一方愿意出头衔,于是促成了交易。

  邹承鲁院士告诉记者,院士们只要对这些人提高警惕,某些不是院士的人不
要过多追逐功利,相信防止上当受骗并不难。当然他也希望媒体和相关单位能够
将打着“院士”幌子的各种行骗行为都公诸于众,能够予以取缔并追究他们的责
任。

  当记者于12月27日采访到何祚庥院士时,他非常气愤地表示,自己也曾经受
过类似事件的困扰,某些自己完全不知道的团体打着自己的名号招摇撞骗,而如
果不是媒体披露的话,自己可能还蒙在鼓里。

  记者追访

  关制钧仍在兜售"院士"

  2005年12月27日下午,记者致电中国管理科学院,以申请院士资格为由暗访
负责人“关先生”。他在电话中说道:“我们的学院是管理方面的,涉及18 个
学部的60多个专业,范围相当广。我们每年有50个院士名额,只要你符合我们网
上的标准,对我们进行申报,我们进行两次审核后,就可以考虑评定。一经通过
马上颁发院士称号。”

  同时他还标榜:“我们院和中科院、工程院最大的不同就是我们的评定标准
都是透明的,标准和程序都是公开的。”记者追问审核期间还需要做些什么工作
时,他反问:“等着呗,还需要做什么工作呀?”

  也许是记者的采访惊动了他们,12月27日向该院打去电话后,该院的网站至
今便再也打不开了。

  记者手记

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只要有人想走捷径获得光荣和梦想,骗子就永远不会消
失。期望天上掉“院士”头衔的人最终可能会被鸟屎砸中,期望集各院院士于一
身的人最终可能会被功名所累。被利益和荣誉蒙住双眼,即使院士也会上当。院
士和骗子的战争中,院士的明哲保身最终成就骗子的嚣张无度。

2005年中国十大科技骗局之五  甘肃农妇胳膊长字

记者:吴洣鹿

  特异功能阴魂不散 是人是仙真假立现

  新闻回放

  胳膊上长出英文"Good luck"

  2005年8月中旬,《兰州晨报》的记者鲁进峰接到一个奇怪的线索称,一位农
妇的皮肤上竟“长”出“花好月圆”、“恭喜发财”的祝福语。

  自称长字的农妇叫胡玉芳,家住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甘草店镇好地岔村。
2005年8月16日,鲁进峰在胡玉芳家呆了一整天,可是并没有看到长字的现象,
他写了一篇《兰州一农妇皮肤上长字,专家疑为特异功能》的报道。

  2005年8月19日到8月21日鲁进峰又对胡玉芳进行了第二次采访。这次他请了
皮肤科大夫王国玉一同去了胡玉芳家,并对胡进行了隔离观察。随后又发表了一
篇名为《农妇皮肤上长字续:右臂上出现英文》的报道。该报道称,经过28个小
时严格监控,胡某右臂上出现了一行清晰的红色英文“good luck”。王国玉对
媒体证实,胡玉芳胳膊上的英文单词是“长”出来的,属于一种皮肤变异现象,
而不是人为写上去的。

  记者核查

  专家认定胳膊长字系“人工所为”

  2005年12月26日,本报记者特意联系了《兰州晨报》记者鲁进峰。但他表示:
“时间过得太久,许多事情不太记得了……”

  此时,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《走进科学》栏目组刚结束对胡玉芳的跟踪拍摄,
回到北京的该节目编导田园告诉记者,在整个采访过程当中,他们并没有拍摄到
农妇胳膊上长字,相反,发现了三个巨大的疑点。

  首先,据胡玉芳说,每次她“长”字之前先是大片的红疹,过一段时间才会
出现清晰的文字和图案,而鲁进峰却说,他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清晰的英文“Good
luck”字迹。

  其次,字是长在胡玉芳的手臂上,检查是十分方便的,但据鲁进峰说,当时
发现长字的是胡玉芳的女儿,因为是她为母亲做的检查,而且是当专家提出检查
时才被发现的。

  第三,向媒体证实字是“长”出来的王国玉大夫几次都推脱采访,似有难言
之隐。

  记者与胡玉芳取得了联系,当记者问她现在是否还在“长“字时,她说:
“可能天冷,我就不长字了。”既然连长字的原由都弄不清楚,怎么又跟天气有
关呢?据了解,42岁的胡玉芳只有小学五年级文化程度,没有学过英文,既然声
称心里想什么就长什么字,怎么可能会“长”出英文?

  田园说,当时摄制小组将胡玉芳带到了兰州大学第二医院,皮肤科骆志成主
任对她进行了检查。经过骆大夫试验鉴定后认为:胡玉芳患有皮肤划痕症,字迹
是人工所为。

  专家揭密

  揭密长字秘诀,医生称是典型皮肤过敏

  胡玉芳有特异功能还是在作弊?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杂技理论研究会副会长
傅起凤。

  傅起凤介绍说:“在我过去进行的调查研究中发现,声称具有某种特异功能
的人,常常是在趁人不备的时候做了手脚,让人们误以为真的发生了‘奇迹’。”

  傅起凤说:“在手臂上现字的魔术曾经也做过,通常会用些化学药品使字迹
显现出来。比方利用酸碱反应,先用碱性的东西在手上写上字,随后再喷上点酸
性的东西,字便会显现出来。”科普工作者司马南告诉记者,人的身上是绝对不
可能自己长字的。他说:“此事不能够用‘长’这个概念,‘长’是自动生长的
意思,没有外力作用,所谓‘长’出字来,其实是人故意划上去的,是有人在上面写
了字,从而在皮肤上显现出来,准确地说应该是写上去的。”

  作弊现象呢?司马南解释说,有三种情况,第一种情况是调查者确实就不了
解情况,没有从这个角度去想;第二种情况是表演者在这个时候掩饰得比较巧妙;
第三种情况是调查者本身对这个事情比较相信,遗漏掉了重要的细节,所以没有发
现事实的真相。同时,司马南还认为这件事情是有人刻意通过这种方式以引起别
人的注意。

 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,当胡玉芳听到医生说她身上的字是写上去的时候表现得
十分激动,记者咨询了心理专家。专家称,不排除这个当事人存在着一些心理障
碍的可能,她当时曾强烈要求别人给她划,但随后她又似乎对这个动作一无所知。

  另据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皮肤科专家介绍,人工划痕症病例并不鲜见,症状其
实是皮肤受到外力刺激后,血管扩张,引起局部皮肤发生变化,刚刚划完后,皮
肤会出现痕迹,3到5分钟,划过的地方可以出现隆起,严重的甚至可以出现水泡,
在数小时内会有皮肤潮红的现象。

  回访胡玉芳

  称自己身上天天都在“长字”

  2005年12月27日,记者再一次与胡玉芳取得联系。

  北京科技报:您现在的情况怎么样?

  胡玉芳:一直长呢,每天都在长,从7月25日开始一直长到现在。

  北京科技报:今天长了吗?

  胡玉芳:今天忙着做事刚回到家,还没有看呢!

  北京科技报:昨天长字了吗?

胡玉芳:长了。

北京科技报纸:长的是什么字呢?

  胡玉芳:不认识,后面长得多的我们不认识。

  北京科技报:每天一般什么时候长呢?

  胡玉芳:一般晚上9点或11点多。

北京科技报纸:长在什么地方呢?

  胡玉芳:除了脸上其他的地方都长过了。

  北京科技报:长字之前有感觉吗?

  胡玉芳:没有什么感觉?反正就是心里烦躁,可能是精神压力的原因吧。

  北京科技报:真是天天都长吗?

  胡玉芳:反正一看它就长,有时烦了就不想看,我不看就不长字。

  记者手记

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人的身上会“长”字是没有科学依据的,所谓特异功能
的说法也无法让人信服。胡玉芳生活的村庄经济比较落后,人们文化程度不高,
她自己也只读到小学五年级。因此,她身上所谓“长”出来的字,也都是最常见
的吉祥话和励志成语,并且都是简体字。假使在她身上能“长”出《周易》或者
是复杂的八级英语词汇,也许真可以称她为“奇妇”了。

2005年中国十大科技骗局之六  八卦专家预测第十大行星

记者:李婵

  太空铭刻大师美名 迷信堪比科学灵光

  故事回放

  2005年7月29日,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宣布,他们发现了太阳系内的
第10颗行星!这颗行星大小相当于冥王星的1.5倍,与太阳的距离是冥王星的3倍。
它被命名为2003UB313。

  消息宣布的第四天,一篇题为《65年前他预测出第十大行星》的报道出现在
了《华西都市报》的头版上。报道称,“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李力知研究员立即
向本报报料称:‘早在65年前,第十大行星就被四川天文学家刘子华运用《易经》
八卦推测出来了!当时还得到过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评审,轰动了天文学界。’”

  报道转述李力知介绍时称,“1930年1月,美国天文学家发现了太阳系的第
九颗行星冥王星后……当时只有27岁、在法国勤工俭学的四川人刘子华发现,太
阳系的各星体与八卦的卦位存在着对应关系。依据这个关系,经过反复运算,刘
子华终于第一个算出了第十颗行星的平均轨道运行速度为每秒2公里,密度为每
立方厘米0.424克,离太阳的平均距离为74亿公里,按照希腊神话命名原则,在
冥王星后面的应叫‘木王星’。”

  “刘子华把自己的预测,写成题为《八卦宇宙论与现代天文学》的论文,交
给了法国巴黎大学,作为考取博士学位的论文。论文获得了巴黎大学天文学家的
一致赞赏。1938年,巴黎大学正式授予刘子华法国国家博士学位。”

  消息一出,“四川天文学家”、“八卦”、“第十大行星”几个词语立即就
被各路媒体死死地拴在了一起。

  9天后,著名科技打假人方舟子在本报公开发表评论《欺世盗名的八卦宇宙
论》,对刘子华用八卦推测“木王星”一事,予以了强烈批驳。文章明确指出,
“可以肯定这是一个有意炮制出来抬高刘子华身价的谣言”。

  记者调查

  李力知并不认识“中国哥白尼”

  这位传说中的刘子华到底是谁?

  带着疑问,本报找到了《65年前他预测出第十大行星》这一则报道所说的报
料人———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研究员李力知。

  “这是一个很重要很大的事情!”李力知第一句话就重重地强调。“他是当
时留法的……留法之后,就运用西方的自然科学技术和中国的八卦理论,大概经
过了十年的工夫,得到了爱因斯坦和居里夫人的首肯。他当时发表论文的时候国
际上影响很大。”

  他告诉记者,这位刘子华先生是成都洛带镇人,江西籍的客家人,已于上个
世纪90年代去世。当时赴法勤工俭学。“木王星”的发现,“严格说来法兰西科
学院对他的帮助和营造对他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。这件事情是中国的科学家和法
国的科学家在一起共同研究的成果。”

  那么这位刘子华先生与法兰西科学院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?

  李力知说,刘子华在那里读书,居里夫人都教过他。

  据李力知介绍,他与刘子华并没有过直接的接触;自己所讲的这些都有文字
资料,来自于很多零星的杂志、四川的一些刊物上。他告诉记者,上个世纪的八
十年代,四川地方报纸对刘子华进行了报道,同时被报道的还有一些古代和近代
科学家。刘子华的《八卦宇宙与现代天文学》也在这个时候重印了。

  李力知向记者介绍,当时科技界已经普遍接受了“木王星”这个命名,“国
内后来根据刘先生建立的数学物理方程,用现在的计算机重新演绎过,在逻辑上
没有问题的。这个也是有文献资料为证的。”

  而《华西都市报》的报道称,刘子华运用《易经》八卦推测第十大行星“当
时还得到过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评审,轰动了天文学界”。

  专家抨击

  八卦预测没有科学依据

  其实,几十年前,刘子华八卦推测第十大行星一事早就受到了批驳。方舟子
在批驳的文章中说,“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,我国著名天文学家张钰哲就已撰文
驳斥过刘子华欺世盗名的行径。”

 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、研究生导师王俊杰博士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这
样评价刘子华的八卦研究:“科学史上并没有写过这些。这是不可信的!”“从
科学的角度来说,这肯定不是正确的,毕竟没有科学的计算。”王俊杰告诉记者,
行星的预测必须基于现有的一些数学定律和物理定律,必须有科学的基础。

  “例如,通过恒星形成来预测行星。”他解释说,恒星形成过程中会演变成
一个盘,一些星际物质就在盘的周围;演化中,密度大的区域不断吸引密度小的
向其聚集,逐渐形成一个球体,最后一个个形成行星。“这需要根据中行星的温
度、质量、体积,对外释放出的引力等,包括分子云吸积的物质的密度等等物理
参数,通过数学和物理的方法,算出最后可能分裂出多少行星。”

  王俊杰说,这种预测从方法来说是很科学的,但要证明这些预测,还必须用
望远镜进行天文观测。“这是有科学依据的推理。这种预测我们认为是科学的预
测。凭空进行预测是没有科学性的。”

  “新发现的行星目前距离太阳将近150亿公里,八卦预测的是70多亿公里。
相差近一倍,不太符合。刘子华的预测没有任何的科学依据;没有科学基础,离
科学的观测手段很远。这样预测行星肯定是不对的,更不能相信。”王俊杰表示。

  记者手记

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:为什么“65年前,刘子华运用《易经》八卦推测出第十
大行星”的消息会受到追捧?就在于有人相信。真相永远只有一个。遗憾的是,
很多人往往在做出偏离真相的选择时,甚至不能对自己的选择做出解释。

(未完待续)


支持(0中立(0反对(0单帖管理 | 引用 | 回复 回到顶部

返回版面帖子列表

[转帖]2005年中国十大科技骗局(续一)








签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