话说比较早的时候街上的红绿灯很简单,一个方向红的时候一个方向绿,每隔60秒交替变化。这时用简单的定时模拟电路控制就可以了,而且通过电阻电容的调整也能调整变化间隔。
后来觉得这样很不人性化,用户界面不好,让行人干等不好,应该加一个数字计时器,显示还剩下的需要等待秒数。这时用模拟电路的架构就不行了,必须用数字电路,需求变化第一次导致架构变化。
许多路口,由于两个方向的流量不一样,导致需要两个方向的灯亮的时间不一样,比如一个90秒,一个30秒,这时要求红绿灯能进行设置。对数字电路架构添加这种功能不是很难。
再后来,由于许多路口的流量变化很大,要求红绿灯能智能控制,于是安装了摄像头监控流量,与红绿灯一起跟监控中心联网……,就是所谓的智能交通。
需求总是变化的,其中许多是由竞争对手而不是用户驱动的;许多需求导致产品架构变化,代价通常是很大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