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录入数据时,有些字段的值采用“复选框的形式”表现出来更加直观,(形如图1所示)。那么这么样的字段如何进行录入呢?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图1 在搭建之星中并没有直接提供类似于“复选框”形式的字段件,我们可以通过常用构件中的“复选框组构件的‘选择状态’属性”来实现这样的功能。 首先,设置该字段(如“爱好”)的数据库类型为“文本型”,字段长度根据实际需要设置。 接下来,判断该字段的复选项内容是否相对固定,如果是,那么直接在复选框组构件的“选择列表”属性罗列出来就可以了。否则,可以建立一个选项数据表,以便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减。如图2所示。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图2 下边,我们以建立“选项数据表”方式为例。在数据库中有两个数据表,表1为“基本情况表”,表2为“爱好选项”表。 所需构件以及构件在窗口摆放,如图3所示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图3 属性设置: ADO数据表1的表名称为“基本情况表”,操作数据属性“甲字段名称”为“爱好”,活动属性为“真”。 ADO数据表2的表名称为“爱好选项”,操作数据属性“甲字段名称”为“爱好列表”,活动属性为“真”。 记录循环的数据集属性为“ADO数据表2”。 复选框组的列数属性设为“4”。
事件设置: 当“创建窗口”时,开始执行记录循环的方法“开始循环”。 在“循环过程”中,事件设置如图4所示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图4 解释:由于是通过“爱好选项”数据表,得到复选框组的选项。因此,需要把“爱好选项”中的每一条记录读出来,结果形如“体育┌绘画┌书法┌写作……┌音乐”。请参考图2中左图的“属性设置”。 当第一次循环时,读取变量X(这时的X为“空”),得到非打印字符“CR”(表现形式为“┌”),得到甲字段内容(这时甲字段内容为“体育”),把这些字符进行连接,连接的结果赋给变量X。因此,在第一次循环后,变量X为“空┌体育”; 当第二次循环时,变量X(这时X为“空┌体育”),得到非打印字符“CR”,得到甲字段内容(这时甲字段内容为“绘画”),把这些字符进行连接,连接的结果赋给变量X。因此,在第二次循环后,变量X为“空┌体育┌绘画”; 依此类推…… “结束循环”后,事件设置如图5所示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图5 解释:可以设想,当循环结束时,变量X为“空┌体育┌绘画……音乐”。那么显然,前两个字符“空┌”是程序运行的必然结果,但并不是我们需要的,因此,从第二个字符后,开始截取,结果赋给复选框组的“选择列表”属性。 在ADO数据表1“提交之前”,事件设置如图6所示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图6 解释:也许,这才是本节最重要的设置,是通过复选框组的“选择状态”属性赋值给“基本情况表”的“爱好”字段的。 当ADO数据表1“记录移动之后”,事件设置如图7所示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图7 解释:该事件用于浏览查询上一条记录的复选项的录入内容。